“權健事件”爆發6個月后,在中國擁有近30年歷史的直銷產業迎來首次重大洗牌。
?
自4月9日國家商務部發布關于對直銷企業開展復核登記工作的通知,60天后,復核登記工作已全部完成。據商務部6月10日公布的信息顯示,此次完成復核登記的共有89家直銷企業,直銷備案產品復核前(2018年12月底)數量4304種,復核后減少1917種,減少44.5%;直銷培訓員復核前數量2935人,復核后減少478人,減少16.3%;直銷員復核前數量391.8萬人,復核后減少65.1萬人,減少16.6%。
權健、華林徹底出局
其中,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權健)、河北華林酸堿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林)因涉嫌傳銷犯罪且未按程序進行復核登記。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顯示,目前我國批準注冊的直銷企業有91家,也就是說,除開已被定罪的2家企業,本次復核登記覆蓋了全國所有直銷企業,無一例外。
?
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此前權健共有10家分支機構,23個服務網點,3類40種直銷產品以及8名直銷培訓員。而復核登記完成后,信息更新顯示其直銷產品及直銷培訓員數量均已歸零,而這兩項同樣被歸零的還有華林。
▍截自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
?
自2018年末“權健事件” 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開始,社會各界對直銷行業進行了重新審視,其暗藏已久的“灰色”行為被一一揭露,而隨著司法機關的介入,被立案調查的權健和華林最終何去何從是全社會都在關注的問題。如今,復核登記完成,“歸零”的數據宣告權健和華林告別了直銷的舞臺,正式出局。
直銷備案產品數量銳減44.5%
2006年2月22日,雅芳公司正式獲得國家商務部和工商總局批準,成為國內第一家被允許進行合法直銷的企業。此后,直銷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步入快車道,甚至成就了年銷售額300億的安利。在本次復核登記前,91家直銷企業在全國的分支機構已達566家,服務網點15828個,直銷企業培訓人員2935人,直銷企業直銷產品數量多達4304種。
?
但這樣的“野蠻生長”在“權健事件”爆發后戛然而止。2019年1月8日,在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權健公司18名犯罪嫌疑人的后一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13個部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同時,監管部門還暫停了直銷企業牌照發放、產品備案等事項的審批。
?
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商務部共同召開直銷企業集體約談和提醒告誡會,全國91家直銷企業的高管悉數到場,未有一家缺席。
?
此后進入2月,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所有直銷企業的調整信息公示,包括增減直銷產品、新增和注銷服務網點、新增和注銷直銷培訓員等,均停止更新。
?
4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通知,表示為貫徹落實13部門《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方案》部署和商務部關于直銷行業清理整頓有關安排,決定按照依法依規、問題導向、只減不增三項原則,對直銷備案產品、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全面開展復核登記工作。
?
直至6月10日,復核登記工作結束,直銷備案產品數量銳減44.5%,幾乎被腰斬。半年來,面對全社會的關注和監管的收緊,直銷行業基本告別了“野蠻生長”,而進入了重新洗牌的新階段。
直銷化妝品受重創
首當其沖的,是化妝品。
?
在這91家直銷企業中,開展化妝品業務的不在少數,如安利、玫琳凱、如新、隆力奇、完美、歐瑞蓮、無限極等。事實上,化妝品一直是直銷產品中占比頗重的一大品類。據信息更新前的數據顯示,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公示的允許直銷的六大類產品共4160種,其中化妝品就有3136種,占所有直銷產品的75.38%。
?
但在這次復核中,直銷產品中的化妝品數量共減少了1616種,占復核前產品數量的51.53%。
?
其中雅芳(中國)的備案產品由復核前的640種縮減至18種,化妝品僅剩14種;安利由復核前的479種縮減至167種,化妝品僅剩114種;玫琳凱的直銷化妝品產品數量則由341種減少至106種,被削減的數量占到了原數量的近7成。
▍截自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
?
與近年來自身一直在脫離直銷模式、積極轉型的雅芳不同,主營業務為直銷化妝品的玫凱琳此次無疑將因為產品數量的銳減受到不小的沖擊。
?
另外,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愛茉莉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直銷產品數量也處于“歸零”狀態。不過,自2012年獲得中國直銷經營許可證后,該公司在直銷領域并未有大動作。
?
而系統更新后,本來直銷品類包括化妝品和保健食品兩類的天津天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天獅),目前也只剩保健食品類,不再包含化妝品類,這意味著今后天獅將不能再銷售化妝品。
▍上:截自天獅官網;下:截自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
?
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直銷五花八門的銷售方式一直以來沒有充分地接受公眾的監督,“透明化不夠,亟待規范”。雖然權健等不法企業的出局讓人大快人心,但監管的“重拳組合”給直銷行業所帶來的風暴還遠遠沒有結束。進一步厘清直銷的邊界,讓直銷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才是最終目的。
文章內容轉自微信公眾號:青眼